![](/__local/1/EE/16/9922BA2CCCF4E2915666F09C335_0636F14A_15400.jpg?e=.jpg)
![](/__local/0/3F/0B/1AFB9E8C994FCAA9DF637EE08D1_7E741373_15800.jpg?e=.jpg)
11月17一19日,中国高校校报协会2016年年会暨首届中国高校传媒发展高端论坛在杭州萧山举行。全国330多所高校校报的500多名主编、编辑和分管部门负责人出席年会和论坛。我院现代服务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院报主编史振洪参会交流学习。
成立于1993年的一级协会—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前不久刚完成换届、审批。由清华大学担任理事长单位的中国高校校报协会第六届常务理事会,在完成中国高校校报2015年度好新闻评选后,接着就组织了这次活动。
在年会开幕式上,协会秘书长作2016年度工作总结报告;活动承办单位浙江大学宣传部负责人作高校校报媒体融合的经验交流;5位专家分别对2015年度5类体裁好新闻评选作品讲评。
在首届中国高校传媒发展高端论坛上,围绕“媒体融合——从大数据、新媒体看中国高校校报未来发展”的主题,两位专家先后作主旨演讲: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沈阳,报告了他们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新媒体正加速崛起,媒介触角延伸,多平台到达、多渠道网络、多介质融合的“三多”时代来临。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鲍洪俊, 报告了浙报集团以“敢涉险滩”的锐气,进行媒体融合改革“三三制”实践的艰苦经历。随后,又由主持人组织一场高端访谈、一场现场座谈。5位嘉宾和5位校报一线工作人员,结合高校校报现状,畅谈对高校校园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我们怎么看? 怎么办? ”
进钟山就一直在参与办院报的史主编,聆听年会和论坛上专家、同行的众多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深感“获益匪浅”。结合对我院院报实际情况的思考,他归纳出可供学院借鉴的一些认识:在“互联网+”的时代,媒体融合, 是高校校报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媒体融合发展,是传媒领域一场重大而深刻的变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高校顶层统筹、设计;高校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不是简单的此消彼长,这里融的是理念和思路,合的是内容和技术,做的是协调和互动,求的是再造和双赢;校报纸质媒体,依然是高校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但要使这个阵地能拥有更多受众,更好地发挥自身功能,改革势在必行,如坚持“内容为王”,借鉴互联网生活化、轻松化、小众化的表达方式、互动方式,引进先进技术,连设计版面也要讲究“颜值”,让人愿看、爱看;面对目前高校校报的诸多“困境”与“尴尬”,校报工作人员和主管部门,要坚守自信、把握机遇,争取在媒体融合的大趋势下,为纸质媒体赢得一席之地。(文:欣文 摄影:周小学)